喜愛裁縫的
三高女學生
——黃千雪
「 我想跟我的阿嬤一樣,
做出可以帶給人幸福的衣服。」
千雪的夢想是成為裁縫師、做出可以帶給人幸福的衣服。他小時候看見每個穿上阿嬤做的衣服的人都會露出開心的笑容,因此希望自己也可以像阿嬤一樣。
他在三高女的裁縫課程中用心學習做衣服,在手藝課程中認真鑽研刺繡,但再怎麼努力卻仍然做得不好,永遠無法追上身邊的友人,甚至被手藝老師建議不用冒險走自己不擅長的路。他感到非常難過、挫折,但仍不想放棄願望,於是決定多依賴身邊可靠的朋友,與他們互相補救課業。在友人月里與春英的幫忙下,千雪終於在手藝與裁縫方面有大幅的成長。他決定利用在三高女就讀的期間,繼續朝裁縫師的夢想前進,並計畫在五個月後的「創立滿三十年紀念活動(1928)」會場中,展出滿意的作品。
三高女的裁縫科,內地(指日本本國)學生以和裁、洋裁為主,臺灣籍學生除了和裁、洋裁之外,也學習臺式裁縫。
參見: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同窗會學友會,《創立滿三十年記念誌》(1933),頁156。圖片來源:〈賀陽宮恒憲王視察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臺裁課照片〉,《臺北州州立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第9屆畢業畢業紀念冊》(1932),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,典藏網典藏編號:2004.028.3139。
手藝科可學習刺繡、編物、袋物與造花。照片為學生為奉祝1928年御大典,展現刺繡技藝的作品。
參見: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同窗會學友會,《創立滿三十年記念誌》(1933),頁152。圖片來源:紀念編輯委員會,《光輝百年》(臺北:三高女校友聯誼會,1997),頁71。擅長理科的
三高女學生
——林月里
「我想向阿爸證明本島人沒有比較差,
所以想報考內地的女子醫專,
畢業後攻讀醫學博士。」
月里家境富裕,但他與阿爸的關係很差。月里阿爸對本島(指臺灣)人的身分感到自卑,想變得跟內地人一樣,因而再娶一名內地人太太,冷落月里與阿母。阿爸的態度令月里感到難受、不甘心,他為了向阿爸證明本島人沒有比較差,所以想報考內地的女子醫專,畢業後攻讀醫學博士。
三高女二年級之中成績最好的學生是月里,尤其是理科。友人千雪與春英都認為他畢業後能達成未來的目標。然而某天,月里阿爸卻決定讓他畢業後去日本女子大學念家政,月里氣得與阿爸大吵一架,隔天無法專心上課,幸好有友人陪在他身邊,他們以琴聲、打排球抒發月里鬱悶的心情,月里回家後決定與阿爸坦白內心的想法。
他與阿爸坦誠溝通後,開始能理解阿爸對自己身分的矛盾與痛苦,於是決定在「創立滿三十年紀念活動(1928)」會場上藉由刺繡作品,表達他以自己本島人的身分為傲、喜愛故鄉的心情,希望使阿爸自卑的那一面有得到療癒和和解的可能,並答應讓他報考內地的女子醫專。
理科在三高女的課程中佔比不高,一到四年級為每周3小時,可學習植物、動物、生理衛生、礦物、博物通論、化學與物理。
參見:臺北州立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,《臺北州立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一覽》(1928)。圖片來源: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同窗會學友會,《創立滿三十年記念誌》(1933),頁22。喜愛音樂的
三高女學生
——張春英
「我很喜歡彈鋼琴,
但是等我高女畢業結婚後,
應該沒什麼時間可以彈琴了。」
春英的家教嚴格,從小到大只能依照家中的安排行事,他只有在彈鋼琴的時候,才能感到不被父母掌控的自由,因而非常喜歡彈琴。但春英知道自己畢業後馬上就要結婚,結婚後應該沒什麼時間可以彈琴了,於是他決定利用就讀三高女的期間盡情學習、演奏鋼琴,並參加下個月的「創立滿三十年紀念活動(1928)」的音樂會表演。
有一天,春英訂婚對象的阿母到他家拜訪。未來婆婆看起來十分嚴肅,讓春英有點害怕,同時他也對未婚夫究竟是什麼樣的人感到好奇與些許不安。千雪與月里得知春英的煩惱後,決定帶他一起透過已知的線索尋找未婚夫的真面目,歷經多次探訪,他們終於在臺北新公園找到春英的未婚夫。
春英發現未婚夫和自己一樣都是詩人蒲原有明的粉絲,兩人意外很合,開始交換書信,春英心中的不安因此消除一大半,但他仍需自己消化對於未來婆婆的不安,才能專心準備下個月音樂會的表演。
三高女自1926年起舉辦公開音樂會,學生演奏時必須穿著和服。
參見: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同窗會學友會,《創立滿三十年記念誌》(1933),頁159。圖片來源: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同窗會學友會,《創立滿三十年記念誌》(1933),頁19。1931年公開音樂會的來場賓客。
圖片來源:〈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音樂會照片〉,《臺北州州立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第8屆畢業紀念冊》(1931),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,典藏網典藏編號:2010.015.0201。
繪圖.策展者
臺師大臺史所研究生
楊芳瑜
展覽指導教授
臺師大臺史所教授
許佩賢